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是由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和植保系共同申报,经贵州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论证,于2006年8月18日获得贵州省科技厅批准组建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在业务上接受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指导,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的运行机制。实验室主要开展山地农作物重要病虫害发生规律、成灾机理与控制技术,农作物重大病虫抗药性监测及综合治理等研究,以解决我省立体山地农业特殊病虫害控制问题及保障我省粮食自给安全提供支撑,同时将造就和培养我省在植物保护领域的高层次学科队伍。
实验室现有专兼职人员55人,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17名;具有博士学位48人,硕士学位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1人,中央组织部直接掌握联系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4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跨世纪人才5人,贵州大学学术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8人。
实验室现有面积6000平方米,拥有总值3785万元、较齐全的常规仪器设备,如:昆虫触角电位仪,高速离心机,超低温冰箱,低温冷冻干燥器,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Leica组织切片机、包埋机、染色机,冷冻切片机,荧光显微镜等仪器设备,能基本满足开展有关病虫害研究工作的需要。本实验室现支撑着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植物保护)和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动物学、农药学(部分)、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5个硕士点(动物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部分)和环境科学(部分) )和2个本科专业(植物保护和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服务于农学、园艺、林学、园林、森保等多个本科专业,培养各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同时还是贵州省重点学科动物学(昆虫学)的依托实验室。。
实验室行政事务实行主任负责制,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主任助理2名,行政秘书1名,学术秘书1名。实验室的管理方式为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学术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4名,委员29名,秘书2名。
目前实验室包括蜱螨资源及益害类群调控研究室、农业害虫成灾机理与防控研究室、昆虫资源及持续利用研究室、植物病害流行规律与治理研究室、农药毒理与抗性研究室、鼠害发生规律与治理研究室、生物防治研究室、入侵生物安全评价与控制研究室、有害生物数字化研究室。
本实验室在最近十年来,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贵州省和国家部委基金和攻关项目60余项,取得了一批被专家评价为达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和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余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20多部,发表论文600余篇。